目前分類:未分類資料夾 (405)
- Aug 26 Sun 2018 22:05
三芝「水中央」
- Jun 20 Mon 2016 15:51
五股「長春泉」讓你涼ㄧ夏
- Sep 05 Thu 2013 16:57
神遊安地斯
- Sep 04 Wed 2013 22:19
台北僅見日本禪宗鐘樓
當年唸成功中學時,離學校不到十分鐘路程的上海路(現稱林森南路)與仁愛路交會處,就曾看過一座古老的日式禪風格調鐘樓,那時並沒特別去關注它,如今被台北市政府列為市定古蹟,且來揭開其神祕面紗。
- Sep 03 Tue 2013 21:51
內雙溪森林自然公園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內雙溪碧溪橋旁,有一被稱為「台北小溪頭」的風景線,居於大台北地區對郊遊、爬山有興趣者,應大都已親臨一遊,我因之前無法配合團體行動,如今獨自輕裝上路,目的地是離碧溪橋不遠的「內雙溪森林自然公園」。
- Sep 01 Sun 2013 15:49
藝術界的搖籃─台北藝術大學
位於板橋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成立於1955年,從初始的藝術學校,1960年的藝專(李安就讀的年代),到2001年改制為大學,造就出不少藝術人才。而在北投關渡的山坡上,也在1982 年成立另ㄧ所藝校─台北藝術學院,同在2001年升格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兩校性質接近,似在分別苗頭。該二校一稱「台灣」,另ㄧ稱「台北」,真有意思,理當台灣大於台北,沒錯,「台藝大」早27年誕生,是老大哥,但因校地周圍均是民房,無擴展空間,校園有些侷促,無法顯現大學之氣度,而「北藝大」則是咬著金湯匙出生,ㄧ落地就盤踞著大片山坡地,校舍宏偉、新穎,學校氣勢更勝一籌,不過在教學成就上,兩校應該是伯仲之間。
- Aug 29 Thu 2013 21:37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下)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為了配合各項現代化教育之實施,創設了「台灣教育會」,於1931年4月,責成當時台灣總督府營繕課的井手薰設計完成「台灣教育會館」(台北市濟南教會禮拜堂亦是井手薰之傑作),落成後成為當時之演講會場、教育成果展示場及電影製作放映與美術展覽之重要場所。
- Aug 27 Tue 2013 18:59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上)
發生於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迄今已屆滿66週年,台北市館前路二二八和平公園內設有「二二八紀念館」(臺北市立),詳實記錄著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禍首蔣介石、陳儀及彭孟緝等人均早已作古,至於真相之探討,雖已大部分釐清,但仍有一部分待持續查明,像死亡人數報告有多種版本,仍然有所爭議。
- Aug 25 Sun 2013 21:24
最不像圖書館的圖書館
- Aug 24 Sat 2013 00:30
被禁錮的新庄仔埤
搭257公車在南港公園下車,見路旁有ㄧ福德廟,裡面有四位老者在閒聊,問起新庄仔埤位置,竟說沒聽過,這不足為奇,因為該埤塘被禁鎖在軍事重地裡已有幾十個年頭,連當地人都幾乎忘了它的存在。
- Aug 21 Wed 2013 14:31
國防工業展的啟示
- Aug 20 Tue 2013 13:05
布政使司文物館
- Aug 18 Sun 2013 11:01
古蹟之旅─濟南長老教會
- Aug 15 Thu 2013 18:08
芝山巖文化史蹟公園
【芝山巖文化史蹟公園】位於台北市士林區雨聲路所環繞的小丘上,有歷史悠久的惠濟宮、芝山巖事件遺跡及植物生態、地質結構自然展示區,區內步道遍佈,親子休閒、運動皆宜,還設有一小型閱覽室,提供民眾讀書、自修的清靜場所,是台北市內不可多得的綜合公園、史蹟及教育場地。
- Aug 11 Sun 2013 23:21
三訪三峽老街
鶯歌是我的出生地,隔著大嵙崁溪(今稱大漢溪),對岸就是三角湧(今稱三峽),因位於大嵙崁溪、三峽溪與橫溪三條河流匯流之處而得名,在1920年日治時期被改名為三峽,但這與中國的長江三峽是如假包換的兩碼事。
- Aug 09 Fri 2013 16:26
後山埤與南港公園
台北市南港區在1920年前日治時期屬「台北州七星郡內湖庄」,二次世界大戰後,於1946年7月1日脫離內湖,成立南港鎮,轄屬台北縣,直到1968年7月1日,因台北市由省轄市改制為院轄市,因此南港隨同台北縣的內湖鄉、景美鎮、木柵鄉及陽明山管理局轄下的士林鎮、北投鎮一同併入台北市轄區,成為「南港區」。
- Aug 08 Thu 2013 21:32
污水廠旁的休閒運動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