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海書院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環河北路二段93號,毗鄰龍山國小,是清代台北盆地五座書院之一,目前是台北市碩果僅存的一座書院(台北市樹人書院已被改為保安宮文昌祠)。
清道光17年(西元1837年)淡水廳‘同知’「婁雲」建議興建學海書院,因故未能如願,直到道光23年(西元1843年)始由鳳山知縣升淡水同知的「曹謹」捐薪創建,即所謂「婁雲建議,曹謹續成」,前後費時七年始克完成,最初命名為文甲書院,後由閩浙總督劉韻珂改名為學海書院。
清朝統治台灣212年期間(1683~1895),全台的書院多達60所,依設立時間的順序,台北學海書院排名第43位,第一、二所為台南的崇文書院及海東書院,但均早已不復存在,如今尚存的除泰山的明志書院外,還有彰化和美的道東書院、鹿港的文開書院、台中大度的磺溪書院、南投草屯的登瀛書院、集集的明新書院及雲林西羅的振文書院。
學海書院最著名院長叫「陳維英」(1811~1869),地方人士都尊稱他為「陳老師」,故其居所叫「陳師府」(又稱陳悅記祖宅,現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四段231號,列為三級古蹟,是目前台北市規模最大古厝,尚在整修中)。
日治時期,日人以學海書院無人所有而標售其地,高姓族人以風水佳,而且是座優美的古建築,不希望被他人購買而拆毀,故承購後改為高氏大宗祖祠,並稱為「有繼堂」迄今。因係屬私人產業,故不對外開放參觀,殊屬可惜,今僅能隔牆拍攝外貌,內觀則無法窺其堂奧。

















文昌祠上書《樹人書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