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令人垂涎欲滴的釋迦
台灣是有名的水果王國,各種水果隨著季節更替,像接力賽般適時滿足大眾口腹,其中我最鍾情釋迦。
釋迦屬於熱帶水果,原產於美洲,因其外表酷似釋迦牟尼佛頭髮形狀而得名,根據記載400多年前由荷蘭人引進台灣(台灣水牛也是荷蘭人從印尼引進的)。
台東因氣候與土壤特別適合釋迦生長,是台灣栽種的大本營,另外台南的歸仁也種植不少,全國產量可說名列世界前茅,是台灣名揚四海的知名水果,其名氣不輸愛文芒果。
把釋迦拿近鼻聞,並無特別味道,當剝開果體時則香味直撲,尤其送進嘴裡,滑溜溜、水汪汪又甜滋滋的風味迴異其他水果,那種享受實在不可言喻。
小時候所吃的釋迦個兒小,質感也不佳,而且恐怖的是經常可見與果肉同色的果蠅幼蟲在內四處蠕動著,所以看電影時可不能邊吃釋迦,否則腹中便不知不覺多了一種「養分」。
幾十年下來經農業專家不斷的研究改良,傳統釋迦已變得更大更甜更香,最重要的是幾乎已找不到害蟲置身其中,新品種的鳳梨釋迦皮薄肉厚水分特多,最重有一台斤多,整顆吃下可飽足三日,幸福指數百分百!
近日巡走傳統市場卻不見釋迦上架,老闆說:「產季已近尾聲,明年請早」,哎!凝望月曆上栩栩如生的最愛,只得期待來日再相逢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