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許久的桃園火車站假日常聚集眾多外籍勞工在此休憩
火車站旁矗立著宏偉的遠東百貨大樓
月台緊挨著縱貫鐵路旁,無遮雨棚、燈光,也無座椅
月台以鐵板鋪設,長度僅能停靠兩節車廂
車輛是平溪線調度而來,通常停放在七堵或樹林調度場
日本日立公司製造的柴油車廂,簡潔、明亮,冷氣相當舒爽
這群高中生真是幸福的一代,有免費舒適的火車上、下學
年僅30英俊挺拔的年輕列車長,熱忱又健談,令人印象深刻
現年52歲的資深司機員已有26年駕駛經驗,技術老道,值得信賴
由於好奇心的驅使,我不辭辛勞專程來桃園體驗支線「慢鐵」的另番滋味,期待充滿心頭。
建於1967年的桃林鐵路,原名為林口支線,全長19.2公里,主要是為林口火力發電廠載運發電燃煤,四十多年前交通不如現在發達,國外進口的燃煤在台中港卸下即由鐵路載運北上,經由桃園轉林口支線送達位於林口海邊的發電廠,近年因位於台北縣八里鄉的台北港擴建完成,已可就近運輸燃煤,故該支線的利用價值相對減低,故有轉型之議。
桃園縣政府乃洽商台鐵合作(事實是桃園縣政府全額出資),將其改為商業用途,經過動工興建月台、修復車輛、增設號誌控制系統及美化環境等工程,在前縣長朱立倫的主持下,於2005年10月27日舉行通車典禮,至目前為止尚無法正式收費營運,每周一至周五,上、下午各一班來回行駛於桃園站至海湖站間,免費提供各界乘坐。
支線鐵路的行駛條件本就較低,桃林線可能是全台最慢的「慢鐵」,經我仔細端視駕駛室的速度表,最快僅時速28公里,一般人騎腳踏車都可輕易超越,難怪不到20公里的路程要費時42分鐘,趕生產的臨盆孕婦坐上它,保證小孩將來可獲得終身免費乘車禮遇,車廂臨時變產房啦!
下午五點十分火車準時啟動,只見兩節車廂裡乘客稀稀疏疏,僅有小貓兩三隻,因已通車四年多,像我這般興致昂揚的火車迷並不多見。
才出站一分多鐘,突然驚見前面不遠處有兩隻大麥町慢條斯理地橫越鐵軌,司機本能地減速下來,還好當時車速僅約10公里,否則必橫屍現場,怪怪!牠倆竟不言謝理都不理逕自離去(可能是吃狗不理包子長大的?),火車要禮讓入侵者,實在難得目睹!
不久停靠第二站,月台上幾乎站滿乘客,原來是站旁桃園高中正值放學時刻,這些免費乘客(包括過後幾站上車的南崁高中學生)頓時讓原本空蕩的車廂熱鬧起來,他們應是該鐵路最受惠的群體,桃園縣政府為此編列不少預算(一年應有幾百萬元吧),不知這些學子是否心存感激?還是說反正經費是由納稅人所繳的稅金支應,又不是朱立倫個人出資,有什麼好謝的!
南崁站算是「大站」,學生們魚貫下車後車內又回復安靜,此時我藉機到駕駛室旁與列車長及司機員閒聊,竟也一見如故,話匣難閉,我從中吸取不少鐵路知識,算是此行意外收穫,年輕的列車長知悉我是好奇之行,直問我是否鐵道迷?我以年輕時搭乘蒸氣火車上、下學的經歷(台灣的蒸氣火車在1979年就收攤了),在他面前賣老一番,他也聽得津津有味,時代的快速改變,老少相聚一堂呈現過去的「我」與將來的「我」,相互激盪與見證,這就是人生的過程。
桃林線未來的命運如何,我很難預測,目前來看似乎不甚樂觀,像板橋至中和(南勢角)及艋舺至新店的鐵路支線早被淘汰出局、消失無蹤,但誰會想到鹹魚也會翻身,狗屎地也會成黃金地,淡水線不是烏鴉變鳳凰嗎?這只有靠時間來証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