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流」來襲,某些電視頻道充斥著南韓製作的連續劇,吸引特定戲迷觀賞。為貼近本國觀眾,乃將原本的韓語發音改配國語,其實這是世界落後地區普遍現象,在中國更絕,以前去自助旅行時,因晚上無聊,想去觀看某部熱門洋片,順便瞭解當地電影院裡種種狀況 (其實猜也知道一定很髒亂而且煙霧迷漫 ),沒想到在售票口得知全片被改配「普通話」發音,只好無奈打了退堂鼓。後來心想中國政府這種做法,應該出自二種理由:一是中國文盲很多,看不懂中文字幕,二是怕外來語言侵蝕本國文化(文革時期紅衛兵強烈批判崇洋媚外者)。
「鶯歌戲院」是小時候小鎮唯一的電影院,小學二年級曾有一次校外教學,就是到戲院觀賞黑白片「猿人泰山」,每人收費五角,每八個人擠在一張長凳上竟也看得津津有味,年代太久遠,已記不得是原音還是國語配音,但劇情單純,小孩子領悟力也高,不管是何種發音,笑聲總是不絕於耳。
但是一般的劇情片,不管是本國片還是外國片,即使是國語配音,仍有部份人聽不懂 (五、六十年前很多中老年人從未受過國語教育),為了服務那些觀眾,戲院方面特地在每天最後一場,請專人從頭到尾以台語發音同步翻譯,於是一部電影呈現雙語同時發聲的有趣現象,大家會認為那不是很聒噪嗎?這也是不得已的變通做法。
時代進步,科技也一日千里,很多年前國內電視台就已推出雙語發音的服務,可是還有很多節目是以配音播出,聽來聽去老是那幾個職業配音員老掉牙的聲音,而且有時對嘴難免有些誤差,你想想看,有天美國總統BUSH用漢語發聲發表演說,那不是假得可以嗎?
諸位電視台老闆、製作大人們,為了廣大觀眾的權益,請多花一些心思,多花少許經費,讓原音忠實呈現,表現企業的胸襟與精神,勿受人以鄉愿相激,使買賣雙方互蒙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