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音樂的範圍實在太廣泛,三天三夜 ( 應該說一輩子 )也說不完,現在談談歌曲方面的話題。
去年國家圖書館曾舉辦「戒嚴時期禁歌展」,在兩蔣獨裁時代,以意識形態遂行統治,只要抵觸當局的認定標準,通通不准唱,有些歌曲在描述男女愛情,竟被說成「萎靡不振,影響民心士氣」,《黃昏的故鄉》會讓人覺得「日薄西山,人生無望」,該禁,《何日君再來》中的「君」在影射共產黨的「八路軍」,禁禁禁!太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不勝枚舉,機關、學校、部隊甚至電影院裏,盡是充斥著「歌頌領袖」之類令人頭皮發麻的歌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旦電影放映完畢,燈光亮起時,「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大陸是我們的國土....」的聲音如雷灌耳,當然久而久之就麻木不仁了,禁得了口卻禁不了心,想起來兩蔣肯定沒學過「心理學」,才會做出那種幼稚又不得民心的蠢事。
如今社會開放的速度快得令人不知今夕何夕,打開伴唱歌曲的目錄,各種光怪陸離的曲名使人目不暇給,簡直大開眼界,各位歌唱先進,一、兩萬首的曲子,你會唱幾首?反正各人口味不同,層次不一,各有所好,這就是所謂的多元化社會,這在幾十年前是無法想像的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