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次來到「三腳渡渡船頭」應有十多年之久,對當時的記憶有些模糊,如今有相機可做記錄,應可彌補當年的缺憾。

    1950年代以前,葫蘆堵(今社子)與大龍峒之間有基隆河支流「番仔溝」流過,劍潭(後港墘)與兩地之間的來往必須靠船渡聯繫,該渡口最多曾有200多艘船隻,河上來來往往熱鬧異常。

    後來在〝淡水河防洪治水計畫〞中,番仔溝被填平為陸地,從此葫蘆堵便與大龍峒相連,再加上公路交通日益發達,使得基隆河上唯一的三角渡船交通逐漸走入歷史。

    今「三腳渡」碼頭位於〈百齡右岸河濱公園〉內,岸邊有多艘舢舨船停泊,還見幾艘中、小型私人汽艇閒擺著,感覺有些落寞,港區範圍不大,淡水河及基隆河經多年整治雖然成有些成效,但河裡的漁產仍難保100%安全,不知那些舢舨的漁獲做何用途?請問有人敢吃台北市周邊的河魚嗎?

    在我遊賞過的河濱公園中,此處建設較為粗糙,設備陳舊、缺乏維護,直覺市府有些冷落它,住在附近的朋友還奚落我說:「那種地方你也去?!」閒著也是閒著,至少河濱公園比鬧區清靜多了!

DSC02917

 

DSC02918

 

DSC02919

↑往三腳渡可由捷運劍潭站旁的劍潭路步行約十分可達

DSC02921

↑水門旁的標誌

DSC02922

 

DSC02923

↑河水有些汙濁,誰敢下水!

DSC02925

 

DSC02932

↑背光下的基隆河水景

DSC02936

 

DSC02935

↑河岸整修工程尚未完工,左前方為圓山飯店,右前方是ㄧ號國道。

DSC02938

↑凌亂的環境

DSC02940

↑以往在此河道賽龍舟的照片

DSC02941

 

DSC02942

↑休閒玩棋的老人

DSC02943

↑最前方有座叫天德宮的小廟,專門收容被丟棄、落難的神明,因係違建,因此設計為可移動式的,當市府欲派人拆除時,信徒隨即合力抬走,事後再搬回,是全台唯ㄧㄧ座活動廟宇。

DSC02945

 

DSC02946

↑群鴿在電線上悠閒歇腿,如果在中國牠們早就進了五臟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旅遊通 的頭像
    旅遊通

    旅遊通部落格

    旅遊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