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地標-女王頭
「野柳」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從金山遠眺,猶如潛入海中的巨龜,故又名為「野柳龜」。其因波浪侵蝕、岩石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燭狀石、蕈狀岩、豆腐石、蜂窩石、壺穴、溶蝕盤等各種奇特景觀。女王頭、仙女鞋、燭台石等,更是聞名國際的海蝕奇觀。
野柳地名的由來普遍有三種說法:1.平埔族社名之音譯,2.野柳(ia-liu)是以西班牙文的Punto Diablos(意即“魔鬼之岬角”)的Diablos,省略"D"與"B"兩子音後產生的,3.野柳當地居民早期靠海維生,因腹地有限,稻米缺乏,需仰賴大陸沿海米商供應。每當運米糧途中,搬運工人背後的米袋經常被當地人以"鴨平嘴(台語,以細竹筒一端削尖)"戳破,讓米流出來再隨後撿拾。因此在米商交談中常會說:「又被"野"人給“柳“去了(台語)」,因故而得名。
1962年台灣「中央電影公司」與日本「日活電影株式會社」合作,出品以823 金門砲戰為背景的電影「海灣風雲」,就是以野柳為外景,男、女主角為石原裕次郎(其兄為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與華欣(即王莫愁)。後又1964年黃則修以野柳為主題舉辦攝影展,從此野柳奇岩揚名海外,成為國際觀光景點,而其中女王頭特別被拱為野柳地景的地標。
之前曾來過此景點數次,因其景觀與基隆和平島相似(請參考拙文“基隆和平島海角樂園”http://good3610.pixnet.net/blog/post/397035651)而且此地中國觀光客極多,感覺身邊吵雜,所以我沒進入「地質公園」及「海洋世界」內參觀,僅到處隨意逛逛,並買些休閒食品回家慰勞自己,隨後就搭乘基隆客運953路班車滿載著愉快心情返回板橋。
文內所附照片是在遊客中心內所拍攝,與實景雖有些差異,不過也差不多八九不離十了!
遊客中心接待櫃檯
二樓「野柳自然中心」介紹特殊海岸地質的形成
野柳地質公園空照圖
地質演變過程
如何計算岩石的年齡
被虰了滿頭包的蜂窩岩
燭台岩也很像女性的雙峰
二十四孝山?好好“笑”!
這也是蜂窩岩
金剛岩(換個角度不知變成什麼)
薑石(看來像老薑不像嫩薑)
這是丫鬟頭?
這是貴婦頭?
這是少婦頭?
ㄧ群望夫(漁夫)歸來的望夫石?
自然中心的教室兼休息區冷冷清清
室外展示區
中國客很喜歡在此區留影
海洋世界的表演近年在國內外都曾受到保護動物團體批評是虐待動物
遠拍地質公園內的參觀人潮
這裡是ㄧ定要參觀的啦!
貨品整齊陳列很整齊、乾淨
買了ㄧ斤蜜汁魷魚片280元,價格還算公道!
緊鄰海洋世界有ㄧ個小型漁港-東澳漁港
漁港全景
碼頭上的迷你燈塔
野柳唯一高級度假酒店
景區海鮮餐廳價昂,ㄧ人也不好點餐,在這平價小吃將就點!
五十幾年前的電影海報(中間小字-中華民國國軍協助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