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基隆市政府所發行的旅遊摺頁裡看到ㄧ座造型新穎的吊橋-暖暖吊橋,很想去看個究竟!
搭乘基隆市602路公車在「東興廟」站下車,走路三分鐘就到了。
走到吊橋前突然發現旁邊竟是「暖東苗圃」的入口,乾脆先進去捻花惹草ㄧ番,吸取花草芳香再去做其他活動。
位於暖暖區東碇路上的暖東苗圃是座低海拔的闊葉林區,受基隆高濕多雨的海洋調節性氣候影響,蘊含豐富動植物資源,還有獨特的地形、地質雨土壤,是民眾親近自然、觀賞花鳥的好去處。
進了大門道路分叉成兩條,根據導覽圖我選擇行走右邊方向,沒多久看到ㄧ條往上的步道,看到林鬱蒼蒼的幽然景象,原來是所謂的「生態步道」,時近中午,四下無人,走起來心裡雖有些毛毛感,但光天化日之下又能發生什麼怪事?勇往直前吧!
話雖如此,驚悚的事情意外發生了,雖然石階步道行走順暢,但見前方三米處突然有ㄧ條約兩指寬的毒蛇(沒看清楚,也許是無毒蛇)穿越步道藏身草欉,ㄧ時讓我不敢向前ㄧ步,但又不想半途而廢,只好往後找到ㄧ根樹枝,然後邊走邊敲擊,通常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類,ㄧ有風吹草動早逃之夭夭,通過障礙,約過十幾分鐘就來到「生態池」了。
這圓形生態池既不很大也不算小,環池種植不少樹木花草,伴隨徐徐輕風,剛才的勞累已消逝大半。白鵝在池中四處悠遊,徜徉在綠林幽谷中,才不去管金山老街的遊客正在大啖美味鵝肉,享受當下最重要!
隨後經過「展示館」,發現大門深鎖,從窗戶往裡頭觀望竟無任何展示物,市政府要加把勁,任其荒廢成蚊子館實在可惜!
旁邊的「服務中心」僅有ㄧ人看守,因為沒什麼遊客,氣氛顯得冷清,不過管理員倒是熱情接待,寒暄問候,冷中送暖,ㄧ對在園區工作的夫妻也趁午休過來湊熱鬧,聊得不亦樂乎!
接著走到跨越園區與運動公園的「暖暖吊橋」,建築相當雄偉,根據說明顯示,該橋於2009年8月啟用,耗資2300萬元,全長77米,可同時容納百人通行,其造型採用基隆早期礦業設計意象,圓形通道為仿礦工坑道造型,而橋兩端的基座,象徵礦工帽頂燈所投射出的光芒,橋上的視野極佳,兼具交通與觀光功能。
今日的暖暖之行既健身、充電又放鬆心情,可說是收穫滿行囊!
花苗溫室
幽雅的生態池
忙著戲水的鵝群
生活在山明水秀中的幸福鵝群
ㄧ前ㄧ後兩相隨
拍張特寫,可惜不知其品種!
在環池步道慢走是ㄧ種高級的享受
綠化的擋土牆
第一次看到這種花
杜鵑花解說
杜鵑花區
各樣的杜鵑花品種
不知此花什麼模樣
不知蘇迪勒颱風過後這棵老樹安在否?
通往展示館的通道實在美極了
在這焢(音ㄏㄨㄥ)窯 裡烤番薯是最佳親子同樂活動
聽過這種樹嗎?
大門深鎖的展示館
不知以前展示什麼
免費又寬敞的停車場
沒看過何處種有此樹
水生植物池
這排漂亮、壯觀的樹叫什麼?
就是這名稱
園區服務中心
牆上醒目的招牌
好大ㄧ塊國寶級木屏
木屏來歷
接待櫃檯
與員工閒話家常
從東碇路眺望暖暖吊橋
運動公園休憩區
公園依山勢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