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港西二、西三碼頭倉庫經文史團體及基隆市政府的努力,今年四月確定保留下來。
基隆港西岸碼頭倉庫興建於日治時期,主要興建於1930年代,最早有八座,至1990年代僅剩西二、西三碼頭二處。從完工後至航空業興盛前,是台灣最重要的聯外門戶,因而被歷史學者稱為「台灣的嘴巴」,也見證日本人戰敗返國、國民政府百萬大軍撤退來台,及韓戰反共義士投奔自由等關鍵歷史,牽繫著許多基隆人的情感。
西二、三碼頭倉庫於9月26日至10月10日首次開放給實踐大學建築系做展覽,展出他們Long Stay正濱漁港村,親身體驗在地文史而設計出未來的遠景。學生提出水上漁船嘉年華會、水上高爾夫、漁船提供國際住宿等思考,點子都充滿創意。
展場由建築系老師林聖峰及燈光設計師林靖祐合作,打造出有如往海港延伸的平台,也讓倉庫空間型塑出不同以往的超現實感,讓人有「華山文創」的感覺。
其實這個展覽對我而言,並無特別吸引力,主要是內容非我嗜好與專長,說白些,因為太專業,像似在看抽象畫,以往無緣進入碼頭倉庫ㄧ窺究竟,藉此展覽來開開眼界罷了!
有關基隆港區周遭的都市更新與改造,市長林右昌指出,明年底舊基隆火車站前圓環會變成一處大廣場,加上城際轉運站開闢完成後,連接海洋廣場一直延伸到西二、三碼頭,將打造為基隆的文化創意觀光園區,將是改造基隆的重大契機,西二碼頭倉庫辦展覽,為倉庫活化利用起了很好的開端,意義很重大。同時需要更多創意與智慧共同打造這座海港山城,將再與多個大學合作規畫。
另外軍港遷到西岸是確定的政策方向,而新的港務大樓並不會消失,已計畫改到東四、東五威海營區規畫。
倉庫面臨馬路ㄧ側
展場入口
倉庫內部實景
展區實景
兩位負責接待的實踐大學同學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主題:昨日之島
以下為展出的部分內容,我不ㄧㄧ解說(其實我也不會解說)
停泊在倉庫旁的「臺馬之星」是新造專駛台灣、馬祖間的快速客貨輪
位於倉庫前端的旅客候船處
ㄧ旁的海巡署巡護艦正要離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