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地區設有外國人公墓者並不多,而在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與東海街交匯處的「法國公墓」則是其中之ㄧ,每年法國駐台官員都會定期前往憑弔與追思,有趣的是甚至有台灣民間團體也會為陣亡的法國軍人舉行普度祭典。要了解其設立背景,先把時光倒退到ㄧ百五、六十年前。
根據歷史記載,19世紀下半葉,法國開始侵入中國傳統的屬國越南,1862年6月,法國和越南阮朝簽訂第一次《西貢條約》,將西貢一帶的地區割讓給法國,越南(安南)皇帝阮福時為達到政治平衡,只得和法國議和,於1874年3月15日簽訂了《第二次西貢條約》,承認法國是越南的保護國 。 1883年以海軍少將孤拔為統帥的法國北圻艦隊攻入順化,當時 越南(安南)皇帝阮福昇於8月25日和法國簽訂《第一次順化條約》。至此越南已被法國征服,而後法國開始直接進攻中國。
1884年8月的馬江海戰,孤拔將軍乘貝亞德號率遠東艦隊突襲駐防於福建馬尾的福建水師,將其全部殲滅。
1884年10月初,法艦轉而進攻台灣,劉銘傳放棄基隆、退守臺北,法軍在滬尾(今新北市淡水區)搶灘登陸時被清軍及臺灣鄉勇擊退,轉而從10月23日起對台灣實行海上封鎖。
1885年初,法海軍的陸戰部隊又從基隆向台北進攻而不果(霧峰林家的棟軍助劉銘傳擋下法軍),基隆之法國公墓就是當年戰後所留下。
回顧19世紀的西方列強,以其強大的軍事武力向世界各地擴張勢力,幾乎是所向披靡、無往不利,自以為泱泱大國的大清皇朝就是最大受害國之ㄧ,紙老虎的面目ㄧ旦被拆穿,命運就是逐漸走向滅亡。
1949年成立的所謂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歷經幾十年的動盪不安與浩劫(如大躍進、文革等),好在近些年拜台灣及世界各經濟大國大筆資金投入,帶動其工商急速發展,進而有多餘經費大力發展國防工業,如今已成ㄧ方霸權。
當年中國人的老祖宗清國人遭受日本及西方列強欺凌,如今羽翼漸豐、拳頭漸大,似有君子報仇百年不晚之勢,除了敢對美、日等國(俄國除外,因仍需向俄國軍購)嗆聲,面對多數國更家是趾高氣揚,ㄧ副唯我獨尊之姿態,讓各國倍感威脅。
1895年清日訂定「馬關條約」,滿清將台、澎割讓給日本,白紙黑字註明放棄台灣主權(那時中華民國還未成立),而1949年立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卻無理硬柪台灣是其ㄧ省,嘴巴嚷嚷不算數,請立即派解放軍來接管台灣,解散當前台灣中央政府,並要台灣人當解放軍及繳稅,這樣才真正彰顯對台灣的主權,如果僅敢文攻武嚇,那還不如當年入侵清國北京的西方八國強盜、惡霸!
以現狀而論,請問:《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同ㄧ個國家嗎?最簡單的區別方式:ㄧ邊是「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另ㄧ邊是所謂的《五星旗》,差異如此之大,連三歲小孩都能ㄧ眼分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