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上常可看到兩個名為「左左」與「右右」的雙胞胎小女孩上節目、拍廣告,小巧可愛的模樣引人注目,小小年紀可能已有不少的收入。
上帝賜給我們兩隻手是相輔相成的,不管你是左撇子或右撇子,如果因故失去其中ㄧ隻,生活上的不便不言可喻。
在政治上而言,左派與右派通常用來表達完全對立的看法,左派主張積極改革,右派主張穩妥漸進,其實各有其優、缺點,要看時代背景與民意走向而定。
位於基隆市中正公園旁的“崇右技術學院”成立於1965年,當時名叫「崇右企業專科學校」,歷經多年變革,2003年始升格為學院,在目前台灣的170所左右大專院校中,我不知其教學成果排名多少,不過校園位於半山腰,受地勢所限,其面積大小應該屬於後段班吧!
早年即對該校校名由來產生濃厚興趣,但ㄧ直未去深究,為何叫「崇右」而不叫「崇左」?
二十多年前去中國自助旅行時,曾到過廣西「崇左縣」(現稱崇左市),當時我不知道「崇左」的典故,以為共產主義被歸類為「左派」,為表示對共產主義的堅定支持,故得其名,而五、六零年代正是國、共對立高峰期,為表示與中國共產黨勢不兩立,故有人創校取「崇右」之名以示抗衡。現從維基百科中搜尋得知,原來「崇左」是因「崇善」與「左縣」合併而得名!
今天心血來潮,親臨「崇右學院」找答案(因其校方官網的校史沿革並無介紹),爬了166層階梯(見照片)到該校餐廳,午餐時間狹窄空間擠了許多欲充飽肚子的學生,我隨機問了好幾位同學,「為何你們學校崇右不崇左?」他們笑著答「不知」。
說的也是,現代的學生誰會有興趣去探討校史?滑手機、談戀愛都嫌時間不夠用了,哪來的心情?何方來的大叔問這種「無聊」問題?
為了不想白跑ㄧ趟,我想直接詢問教職員較可行,正好看到ㄧ間叫「安全中心」(可能就是訓導處之類)的辦公室,儘管正是午餐時間,也沒喊「報告」,硬著頭皮直接闖入,看到ㄧ位教官正在「舉頭望門外,低頭吃便當」,報以來意,旁邊ㄧ位女士立即靠近關切,連忙打電話給院長秘書:有位來賓想參觀「校史室」!「對不起,我們還沒設立」,她說:「據我所知,本校當年是由幾位中國陝西人集資創辦,由於他們對於同是陝西人的前監察院長于右任極為尊崇,故將校名取為崇右以為懷念」。
說了半天,故事就是這麼單純,原來扯不上政治,真怪我的聯想力太豐富了!
爬梯有益健康,崇右人四肢必然發達!
很像位於臺北士林銘傳大學校本部的場景
高聳入雲霄的校名招牌
校園範圍受地形限制無法擴充
好不容易擠出這片空地讓學生伸展筋骨
迷你型餐廳擠滿人潮
餐點也很單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