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兩件是我唯二的蒐藏“肉形石”與“藍水晶”
閒來無事,到國立台灣博物館逛逛,看看有無可長知識的展覽。
走進館內,發現大部份的展廳正在整修,唯獨大廳兩側正在展出「福爾摩沙美石特展」,類似展覽曾在他處參觀過,不過展品內容多數不同,從純觀賞角度而言,即使無法擁有,就當驚鴻ㄧ瞥的美麗記憶也不錯。
回顧人類文明史,從石器、鐵器、工業到航空等,每個時代的轉變都能發現礦產資源的利用影響人類發展甚鉅。本展彙集臺博館等珍貴藏品約400件。以「臺灣寶石」與「洄瀾石藝」兩大主題區,從臺灣礦石種類、產地與成因談起,進而介紹本土有名的寶石,以及花東地區利用臺灣的寶石與石材創作出的的精美石藝品。
「臺灣寶石」區主要展現五種歷經特殊而複雜的地質作用所形成臺灣寶玉石礦產,包括有臺灣玉之稱的綠色閃玉、新開發具有黑色外觀的臺灣墨玉、以多變色彩及線條呈現出自然美景的玫瑰石、色澤嬌豔的紫玉髓與藍玉髓,以及有獨特同心圓花紋的臺灣文石等。
「洄瀾石藝」區展出源自花東地區的石片畫、石片光畫及石雕作品。看似平凡簡樸的石頭,經過鑽石切割機切割後,竟意外呈現彷彿傳統文人畫的景緻。透過光線照射後,更呈現岩石多樣紋路與多姿色彩,為新興的石藝品。
此外還有花東的石雕藝術家許禮憲、黃河及魏永賢等人透過精湛的手法詮釋石雕藝術之美,堪稱難得的佳作。
格友ㄧ秀老兄對美石頗有研究,常至溪床尋尋覓覓,曾見他分享拾獲的瑰寶,或將ㄧ般鵝卵石畫上繽紛圖畫,果真讓人見到頑石也能頻頻「點頭」,藝術天份表現極致,在此為他鼓掌叫好!
以下為展品內容,因我不是美石專家,不做ㄧㄧ解說,請慢慢品賞!
石片畫
文石
台灣玉
礦石
以下為石片畫
山水畫
波濤激流
光片畫
石雕
在“萬花筒”展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