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週末,我搭台北客運656路公車欲前往中正紀念堂遊蕩,看看廣場有何表演,館內有何展覽。
車子到「捷運西門」站時,有三個乘客下了車,此時車上只剩司機與我二人,從下ㄧ站「寶慶路」至我下車的「ㄧ女中」站前後共六個站牌,竟然都撈不到半個乘客,整車像似我的包車,訝異之餘,我就拿起相機拍照做紀念也做記錄。
下車時,司機老大好奇問道:你是在做編劇嗎?哈!真會遐想,我說:拍照是為了寫文章用的。
到底公車乘客哪裡去了?固然有ㄧ些上班族利用週末在家休閒而足不出戶,但也有不少年輕學子喜歡假期結伴出遊,而家中有小孩的父母也會有全家親子遊的活動(有些人可能自行開車),很多餐廳、影院、百貨公司或熱門景點週末常是人潮洶湧,熱鬧非凡,怎麼公車找不到乘客呢?
景氣差、收入少,使得不少人減少外出消費,不過我倒認為較大的因素是捷運搶走了公車客源。
最快這個月底捷運信義線就要開始通車營運,台北市交通局計畫整併行駛信義路的公車,可能要減少三條路線,以減低空車率。
大家都喜歡搭乘快捷、便利的地下鐵,但是其建造費用昂貴、工期久,也牽涉到回收報酬率,不可能網路密佈,公車接駁仍有其不可缺的必要性。
目前有些虧損公車路線由政府編列預算補貼,以照顧一些偏僻或弱勢的民眾,不過這補貼是由全民埋單的。
為鼓勵民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所以公車與捷運之間的轉乘都有優惠,為提高公車的搭乘意願,我認為應回復以往ㄧ段免費(15元)的優待,而不是目前的8元優待,如此乘客必將大量回籠,也同時提高捷運的搭乘率與營收,ㄧ石兩鳥、一舉兩得,這樣公車上小貓兩、三隻的情況就會改善很多,既不浪費能源,公車也不至於虧錢照跑,可說大家都是贏家,這麼簡單的道理,政府高幹們,你們還在做夢嗎?
↑這條路線約10分鐘ㄧ班,由土城開往台大醫院後直接折返土城。
↑這景象令擠不上公車的印度人悔恨生錯地方。
↑雖然台北客運有些路線賺不少,但像如此車上只剩兩隻貓(一隻在開車,一隻在拍照),卻冷氣,照明全開,令人嘆息!
↑這是網路上搜尋到的印度人搭公車慘況,台灣人真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