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店文史館帶回一些資料,當中提到「大坪林」是新店開發最早的地區,在那裡有不少古屋,如今不知安在否?
為了探討古厝的歷史,我搭新店客運930路公車在「二十張路口」站下車,根據資料顯示,從路口旁的加油站走入民生路75巷,「利記公厝」就在裡面。
民生路是一條穿越大坪林中心的蜿蜒小路,連文史館的工作人員都詫異地說:「新店有民生路嗎?」可見它是多麼偏僻,就是因為如此,沿路民居不多,大部份地區仍是果園與菜園,與熱鬧的北新路相比,好像是窮鄉僻壤,故捷運局選擇在當地闢建捷運路線與機廠,這樣受到的抗爭就會相對減少。
在75巷裡走了好一段時間,卻不見「利記公厝」的身影,詢問捷運施工人員,答稱不清楚,後來到雜貨店問老闆,結果仍無所獲,卻指引我去另一處「劉氏古厝」,既來之則觀之也無妨。
這古厝有ㄧ百多年歷史,門上有「彭城衍派」四字,可能在表明其宗族派別,右側屋頂以鋼板覆蓋,其他外觀尚稱完好,而且仍住了人,後側尚且聞到養豬味道,可見還不時有維護、修繕,我用相機做了記錄,算是完成ㄧ次任務。
後來經由他人介紹,來到另ㄧ古厝,走進後院,突然竄出三隻惡犬,差點嚇呆,我不敢拔腿快跑,這會引起群狗追逐,只得裝鎮定向後轉慢步移動,終於解除危機,續繞往前院,又聞狗吠聲,還好二隻狗被關在籠裡,我就放心拍照,門楣上有「藜閣留輝」四字家訓,先人應是博學多聞之輩,古厝旁蓋了一間新穎又氣派的別墅,應該是後代人的新居,新舊並列,蔚為奇觀。
該古厝旁就是捷運外環線的施工區,只見工程正緊鑼密鼓進行中,這15.4公里的路線分成好幾個標案,先後分頭進行,依目前進度,全線要完工可能得再癡等三年。
在捷運工地宿舍旁又發現另一處古厝,正面有「淮陽堂」三字,此棟外觀已不像古蹟,汽車雜停,房屋破舊,恐怕已人去屋空。有些古屋繼承人眾多,房屋又缺乏保護,後代子孫各有盤算,意見存在分歧,處理相當棘手,只能任其荒蕪。
今日的主要目標「利記公厝」ㄧ直遍尋未著,猛然想起,應是為配合捷運環狀線施工而被拆除,原址可能在目前工地的某個位置,或許被高架車道所取代也說不定。
為了迎接新事務,某些較為弱勢的舊事物因此不得不被犧牲,實在是令人遺憾,高樓大廈、新的交通建設不斷在各地竄起,我們的舊記憶也逐漸在消失中,這推陳出新的結果是幸抑或不幸,也只能各自表述了!

劉氏古厝全景。
正身
宗派別
公廳
右護龍
左護龍
仍有人居住。
古屋裝冷氣,就像穿長袍馬褂手拿iphone 5
從菜園遠望另一家古屋。
兩隻小狗在看門。
確實住了人,卻不見人進出。
藜閣留輝下的工作梯。
乾淨、爽朗的公廳。
前院看向院門口。
很突兀的別墅。
出入口及門牌。
門牌烤漆已退色。
這「淮陽堂」看來像大雜院。
重新上了漆
沒有古屋的品味。
是否住了捷運施工人員不得而知?
工地入口
往新店溪方向捷運高架車道。
新北市政府宣傳布條。
有了捷運,人人幸福、美滿?
這就是政客引以自豪的政績?
要享受交通便捷就要破壞古蹟,難道沒兩全的做法?
旁邊菜園不久將成軌道與機廠。
網路下載的「利記公厝」屋外景象。
被拆了,被拆了,無奈中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