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北市樹林區山佳火車站後方有個煤礦遺址,隱身在偏僻山坡上,它名叫「蓋淡坑」。
     該礦早在清朝同治末年就開始開採,最盛時年產量為三萬公噸,直到1950年代後期,因產量日漸減少,已不敷開採成本,乃於1959年封坑。
     之前曾由前樹林市公所與地方人士共同整修維護,始能保存下來,然近年因經費短缺,該地逐漸荒蕪幾成廢墟。
     近日文化局人員前往現場勘查,將評估經費與時程,希望能早日將其建設為礦產展示空間,好讓後人能緬懷昔日礦場文化。
     台灣有很長的採煤歷史,後來之所以式微乃至全面停採,除了因成本因素無法與進口煤炭競爭之外,另一重要因素是1984年三場嚴重礦災接連發生,當年6月20日,土城海山煤礦因煤塵爆炸,導致72人死亡,緊接著7月12日,瑞芳煤山煤礦也因礦災導致101人不幸罹難,直到12月5日,三峽海山ㄧ坑煤礦又生災變,這次也高達93人喪命。至此,台灣煤礦已敲下喪鐘。
     ㄧ星期前我去參觀新的山佳火車站,順道往後站方向遊逛,無意中由當地人士口中得知有此廢棄礦坑,乃順道探究,約步行10分鐘即達。


路口各種指標


在ㄧ家廟旁有「蓋淡坑」(今已改名信和街)路標


礦場舊房舍門牌


礦坑旁有土地公廟


廢棄的採礦輕便車


斑駁的鏽痕道出其滄桑


礦坑老式壁燈


由紅磚搭建已半倒的作業所


部分採礦配備


電氣設備與木炭


工人名牌(黃、白、綠三色)


油畫裡的礦工


遺址附近已蓋了不少民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旅遊通 的頭像
    旅遊通

    旅遊通部落格

    旅遊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