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搭乘大都會22路公車在「台北醫學大學站」下車


經過大學校門直行,經信安街左轉崇德街


在崇德街循「福德坑、南港」的指標前行,崇德街大部分的路寬僅三至四米,平常人車稀少,會車不難


中途可遠眺台北捷運麟光站附近車輛穿越山洞情景(木柵、內湖線)


此地也稱六張犁公墓,圖中白塔為私人靈骨塔(聽說四十多年前無照興建)


從台醫大步行至此約40分鐘,終見岔路旁所興建的醒目石柱


公園入口新、舊建築並存


台北市政府所立的石碑


圖中年代代表白色恐怖爆發的1950年至紀念公園建成的2002年,歷經52個年頭


石碑上有「民主統一」四字,我想當時應是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


公園一景


樹下有成排長椅供人休息


路旁的墓區指標


墓區內所豎立的受難者小墓碑


當時槍決後被裝入臨時用三夾板拼裝的所謂「棺木」,然後草草埋在荒煙亂草中


看到這一片雜亂、不毛之地竟是英魂長眠之處,不免令人噓唏


由重慶隨國民黨政府逃難來台的黃榮燦,在師大美術系當教授,因不滿二二八事件政府的胡作非為,在其雕刻版畫的作品中,呈現軍人亂槍殺人的情景,結果在1952年被以「意圖顛覆政府」的罪名槍決


後人為黃榮燦另立的紀念碑


難得看到籍貫天津的受難者有較大型的墓碑(僅得年33 歲)


此指標位於道路下方約十餘米,不容易找到


第二區埋葬者較少



從未見過如此荒涼的墓園


曾有多少人來此悼念受難者?


第二墓區旁的前國防部長白崇禧將軍墓園


白崇喜的墓誌銘


白崇禧的墓碑


其子白先勇是有名的作家


白氏的四星上將石碑


回文經文碑(白氏可能是信奉回教)


白崇禧墓園下方的前新疆省政府主席堯樂之墓


蔣介石立碑表揚


回族墓塚之造型

(第三墓區相距較遠,故未前往)


後記:
        在亂世,人命如螻蟻,命運往往操之在人,而獨裁者所擁有的地位不知是犧牲多少人的性命換來的,然而再多的榮華富貴,死時一樣腐爛歸土,對於那些受難者的英年早逝,固然令人不捨與懷念,但由於他門的犧牲換來後人的覺醒與反省,也算是因仁得仁,期待世世代代都能引為殷鑒,不讓悲劇重演,台灣終是人間樂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旅遊通 的頭像
    旅遊通

    旅遊通部落格

    旅遊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