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log.yimg.com/2/ocuHRWJ7s591VIiqoy68meN3pwvPnP9Zr8GtKMlgdK9j63jo.Cb2AA--/12/l/ZsyZ_VtUspmwHJF0ZmF36A.jpg)
紐約麥迪遜廣場擠滿熱情的觀眾,為的是觀賞重量級拳王泰森的衛冕戰,怎麼沒有羽量級、蠅量級拳王比賽呢?因為份量不夠稱「王」,多數人求的是『刺激』效果。曾有一次兩位爭霸者預定比賽十二回合,亢奮的觀眾滿心期待精彩的過程,沒想到才進行到第一回合35秒時,一方竟被對方重擊而倒地不起,在裁判計時之後宣告比賽結束,頓時一片譁然,觀眾感覺受騙,紛紛要求退票,真是世紀大笑話!
要說飲食方面的口味,很多地方確實下得很重,所謂:「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是典型的詮釋,另外貴州少數民族嗜酸的程度令人稱奇。幾十年前的台灣,人們生活條件差,鹽漬食品特多,除了可以保存久些,也比較下飯,現在生活水準提升,大家講求飲食健康,對重鹹、重油都會儘量避免,逐漸流行清淡口味。
再說精神食糧方面,以前國民黨專治時代,對各種媒體嚴格控管,不但報導內容受到管制,連報紙發行張數也限制 (一天限三大張 ),同時不受理新報刊的登記 (是所謂的報禁 ),無所不用其極地箝制新聞自由,所以當時的報刊令人食之無味。後來李登輝掌政以後,實施總統直接民選,於是民主花朵遍地盛開,各種媒體百家爭鳴,台灣就像老虎出閘,各方面的發展排山倒海,勢不可擋。
直到陳水扁當政時,開放的程度達到巔峰,連外國媒體都允許在台成立,最引起矚目的是香港的壹傳媒集團,包括「壹周刊」和「蘋果日報」,為了爭奪台市場佔有率、衝高發行量,猛灌讀者『重鹹』口味,前者以揭人隱私為賣點,後者以腥羶、聳動為手段,舉凡強暴、婚外情、不倫戀、自殺、意外、暴力、色情等事件經常在頭版全彩擴大報導,甚至以電腦圖畫示意強暴時的姿勢、體位以及雙方的表情,還強調「食髓知味」四字 (隱喻真爽、真爽、太爽了,真想再爽一次 ),這跟色情畫刊何異?曾因報導不實挨告被判決有罪,猶辯駁判決「妨礙新聞自由」,哇靠!台灣的民主怎麼了?實在衝過頭了,以「無冕王」自居的媒體以為誰都不能得罪他,為什麼以前有人把記者說成「文化流氓」其來有自,台灣社會變態的人也不少,好像一天不吃「重鹹」就活不下去,中毒已深而不自知,真是可悲,十幾年來台灣報社倒閉不少,外來媒體卻昂然屹立,實在莫大諷刺!
台灣社會已經病了,而且病得很嚴重,誰能開出良方?請「馬上」告訴我!!
( 附圖示意臺灣需要一股清流洗滌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