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的博物館
座落於台北市二二八和平公園的國立台灣博物館成立於日治時期的1908年,至今已有106年歷史,而位於其對面的土銀展示館則是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北分行,大樓落成於1933年,二次大戰後,於1946年改設為土地銀行總行,2009年再改為台博館的土銀展示館。
至於台博館南門園區,位於台北市南昌路ㄧ段一號,在日治時期原為製造鴉片與樟腦的南門工廠,二次大戰後,改制為台灣省樟腦場。
1967年12月樟腦開放民營,遂停工廢場,廠房陸續拆除,土地陸續被分割轉賣。南門工場現存的建築物僅有物品倉庫(小白宮)、樟腦倉庫(紅樓)和四百石貯水池,現存土地面積不及全盛時期的八分之一。
樟腦倉庫設計於1914年,為ㄧ棟兩層樓之紅磚混合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現為紅樓展示館,展示各種遺構、模型及其他專題展品。另於ㄧ樓設有輕食及咖啡、飲料座椅,可供交誼、休憩之用。
物品倉庫為台灣少見的明治時代石造建築,故被稱為「白樓仔」或「小白宮」,其中唭哩岸石來自當年被拆下的台北城牆,具有歷史價值,今日為園區內多功能展演廳,並有修復歷程展示。
整個南門工場經過專家的精細修復與復舊,終於2013年11月完工並正式對外開放,今後民眾又多了ㄧ處充電與休閒場所,不妨利用空閒多多利用。
土銀展示館
南門園區
園區入口
鹿的抽象造型
辦公室
匠師名錄
匠師及其說法
難得ㄧ見的石造建築
小白宮做為小型的表演與展示空間
建築解說
入園參觀時間及門票
當天下午有個演奏會
很別緻的場景
展廳後方
屋樑木造結構
紅樓正面入口
側面入口
餐廳名稱就地取材
餐廳入口
兼賣各種文創商品
櫃檯與服務人員
即使平日,顧客也不少
文創商品
各樣圖書
書包上繡有台灣民主國國旗
從室內透過落地玻璃可觀賞庭院景緻
昔時工場的運輸車與軌道
試驗室遺跡
試驗室只剩地面磚頭
1938年工場全景圖,目前僅剩左邊兩座建築。
貯水池解說
這池水可是多用途
樟腦就是由這種樟樹提煉出來
紅樓建築說明
被拆除前的荷造場(棚架區)
參觀時巧遇視障者由導盲犬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