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7月8日我就光臨了位於台北市仁愛路原空總舊址的「好運臺北」特展,這個展在7月5日開始,因展期長達二個月至9月5日才結束,所以我不急不徐地拖到今天才與朋友們分享,應該還不算太晚吧!
這是該處繼之前的「空軍特展」之後舉辦的第二個展覽,可能因沒大力宣傳,又或內容不夠新潮、熱門,故觀眾不是很踴躍,如跟什麼電腦展、旅遊展或動漫展等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各單位、團體所舉辦的各種不同主題的展覽本就有所區隔,有人為看展花二、三百元進場毫不心疼,而免門票的竟門可羅雀,這種落差其實也在預料之中,日本人為了欣賞《翠玉白菜》能夠忍受雨中排隊ㄧ小時,當然有其特別引人之處。
「好運臺北」特展特別讓我感興趣的,不是現代的公車、捷運、貓纜或Ubike,而是幾十年前甚至近百年的臺北交通史,人力三輪車、蒸氣火車、牛頭五十鈴(ISUZU)公車及早年的裕隆三速手排檔“速利”(Sunny)計程車,更特別懷念當年的公車車掌小姐,手中拿著哨子指揮司機駕駛的種種情況,宛如昨日再現(Yesterday Once More),如今的莘莘學子豈能體會當年趕上學時ㄧ群人擠在車門口,車掌幾乎無法關閉車門的窘境?
這是很有知性的懷舊與吸收新知之展,有空別忘了扶老攜幼同去觀賞,親子之間藉此拉近距離,感念斯時斯人的辛苦播種,吾人今日始能享受成果。
裕隆老爺計程車
我曾搭此火車到臺北通學
積木展示的現代臺北
臺北捷運最終網路計劃圖
臺北低底盤公車與站牌
各種捷運、公車票卡
貓空空拍圖
臺北市大力推廣的Ubike
現場給小朋友玩樂的投幣電動車
總統府前的交通
臺北北門前的各種交通工具
舊式公車站牌
等候公車的保守年代女生
公路局隨車服務員
三輪車跑得快....
我記得這款是日本日野(Hino)公車
臺北西站開出的公路局班車
ㄧ直未曾上路的現代雙層公車
中華路“中華商場”當年的盛況
尚未啟用的“中華商場”
鐵路地下化前的中華路交通擁擠情形
剪格式公車票卡
單張式公車票
貴婦乘坐三輪車(背景為新公園)
中興橋汽車過橋繳費證
ㄧ群列隊放學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