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柵公園裡的“翠湖”
炎炎夏日何處好避暑?友人老鄭說:當然是躲在家裡享受冷氣最好!似乎言之有理,但宅太久有ㄧ種被軟禁的感覺,總不能整個夏天都與外界隔離吧!
阿里山、合歡山、溪頭及杉林溪等也是公認的避暑勝地,但路途遙遠也無法長期久留,那只好在都會區尋找ㄧ處密林,儘管沒有想像中涼快,寥勝於無,無魚蝦也好,今日就到「木柵公園」走走。
台北市工務局有如下的介紹:文山(木柵)1號公園係於1980年完成開闢,位於興 隆路4段50號,公園面積為40,664平方公尺。園區除游泳池及入口廣場外,其餘均位處於山坡地範圍,園內設有登山步道、階梯、溜冰場、涼亭、兒童遊戲 場、公廁及環湖步道等設施。公園內環境清幽,盤根錯節的老榕樹,雖然沒有開闊的山光景色,有著都市人所嚮往森林的芬多精,緩和了急促的生活步調,在臺北市 裡很難得有這樣交通便利又鬧中取靜的清幽環境,景緻如宜,值得細細品味。
位於下崙路游泳池後側下方有一個池塘「萃湖」綺景,恬適地被環抱在濃濃綠蔭當中,以前是屬於蔣介石行館「草廬」的一部份。乍見萃湖,可以用別有洞天來形 容,饒富野趣。係早期軍方時代之國防設施或營區設置之備用水源設施(萃湖畔有1座百年古井,現已封閉停用)。因此,萃湖目前主要供水來源,係為雨水及地下 水。
為改善萃湖水質活化池塘,已陸續針對山坡地之老舊排水溝整建更新,俾利將雨水排放,並引入湖泊內以補充水源,雨季期間地下水亦能有效補給,維持萃湖一定水位。池塘內栽植有水生植物,湖邊綠葉扶疏,環繞湖面四周亦錯落著豐富的老樹群(九丁榕、大葉楠、大葉雀榕3棵,已豎牌列管保護),萃湖週邊保留有豐富蓬勃的自然生態和極精緻的人文資源。有空記得來走走唷,您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與木柵公園緊鄰的是「青邨」,這廣達八公頃的土地是以前國民黨做為黨員幹部訓練的所謂「革命實踐研究院」,後來遷移到陽明山上,原址以43億元售與元利建設公司,資產龐大的國民黨被社會各界追討不當黨產,迄今仍未歸還國家,明年總統大選的結果如何?大家拭目以待!
公園裡的廁所特別為老人裝設的緊急電鈴
公園旁的豪華住宅大樓
聽說翠湖被人放生不少外來魚種,社區居民準備予以移除。
附近里民活動中心裡的老人在打麻將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