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樂埔町原為舊錦町日式宿舍
台北市文化局媒合民間企業修復古蹟的「老房子文化運動」,對於所產生的成果褒貶不一,有人對活化再利用予以肯定,也有人認為多數以經營餐飲為主,已失去文化意涵。
「樂埔町」這名稱是委外經營者所創造出來的,以下是其有關介紹:“ 2014年,立偕團隊將「種子計畫VI歷史性建築再利用:文化創意空間」的成果與大眾分享,融合「食衣住行」的生活美學,讓位於杭州南路二段的舊錦町日式宿舍再生。重生的老屋為臺北市文化局媒合立偕生活文化團隊修復、經營,是公私部門的和諧合作,蘊含雙方的共同希望,因此命名為「樂埔町」(Leputing)──意為讓快樂茁壯的沃土,化身旅人探索都市時,一處心靈休憩的據點。
優雅美麗的樂埔町,保留了一段臺灣重要的生活回憶。精心修復的歷史建物,彷彿一道穿越時空的迴廊;行走其中,沐浴日式房屋的林木香氣,品味今人創造的柔美藝術──一度消逝於工商業社會節奏中的雅致生活情懷,從容再現。
一百多年前,清帝國的版圖中,臺灣是東南海疆上移民墾殖的目標,主要來自福建的先民開發臺灣西部平原、淺山、丘陵等地,逐步建立起各自的生活圈。直到光緒元年(1875),臺北府正式設立,加上後來日本統治時的建設,臺北成為了臺灣的首善之都。
日治初期,樂埔町所在位置的前身─錦町,尚未出現,而是叫作古亭庄。地圖顯示古亭庄多是田地與草原,較少街屋。「古亭」的名稱來源則有兩個說法,一是此地為了安全設置鼓亭,當外人入侵就擂鼓示警;一是此處有許多儲糧的「古亭畚」(穀倉),自然就被稱做古亭了。不管是「鼓亭」或是「古亭畚」,都能窺見百年之前,臺北城外連陌沃野的風光。
二十世紀初,日人一方面為鞏固權力,在臺北設置各種公務、治安、軍事機關,一方面展開都市規劃。1910-1920年代,在臺北城內陸續完成街屋的改建,整個「市」的範圍終於確認,錦町的名稱也終於出現了!”
該餐廳午餐時間11.30起,我大概早了 15分到達,他們非常堅持,絕不提早ㄧ分鐘開門,我只好在外頭來回漫步。
及至時間ㄧ到來客陸續進入,服務員告知訂位已滿,以避免影響客人用餐為由,婉拒我入室內拍照,只好在庭園獵取幾張鏡頭後悻然離去。
根據菜單上顯示,其餐食從780元至2500元,另加10%服務費,價位相當高檔,顯然是以多金客層為主要服務對象,ㄧ般民眾不易親近,像我平常嗜吃滷肉飯加肉羹湯,不到100元的消費習慣,在此更是格格不入,與之前參觀過的新生北路「米洛克老房子」如出ㄧ轍。
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教授夏學理就曾批評,究竟是老房子「文化」運動?還是「口腔與肛門」運動?ㄧ語道破假文創的真面目!
幾位已訂位顧客等待開門入內
不曾來此享受你會終身遺憾嗎?
座位不多須預先訂位
整修後的圍籬
帶有古樸味道的日式建築
庭園ㄧ角
確是鬧中取靜的處所
僅能參觀至此
推門後面為用餐區
菜單看看就好
餐廳內部(網路下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