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海邊的高處公路上拍下這上帝的傑作
十一天的以、約之旅遊記之前已經彙整了12篇,我想應該在此做個總結,有人說照顧小孫子是種甜蜜的負擔,發表遊記也有相同心境。
出發前ㄧ直認為「死海漂浮」之樂會在以色列境內(沒詳看行程表),離開佩特拉之後才知道,原來安排在約旦境內,其實這也無妨,因為Movenpick Dead Sea Hotel就蓋在死海邊,而且是ㄧ家不擇不扣的連鎖五星級豪華飯店,參考以下照片就知吾言不假。
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負424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湖長67公里,寬18公里,面積810平方公里。湖水鹽度極高,且越到湖底越高。最深處有湖水已經化石化,一般海水含鹽量為3.5%,而死海的含鹽量在23%至30%左右,為一般海水的8.6倍,也是地球上鹽分居第四位的水體,僅次於含鹽量第三的吉布地阿薩勒湖(Lake Assal)、第二的土庫曼斯坦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及第一的南極洲唐胡安池。匯入死海的主要河流是約旦河。目前死海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米,原因是注入死海的約旦河水由於農業灌溉從過去每年13億立方米減少到目前3000萬立方米;死海沿岸的鹽化工業抽提用水所致(以上資料參考維基百科)。
以前常看過有觀光客手拿報紙或雜誌「躺」在海水上閱讀,其實那是為了拍照而做的動作,根據那天我的實際體驗,水中石頭尖銳、滑溜容易傷腳,不能光腳下水,要擺上漂浮的動作須費ㄧ番功夫,而且因鹽分高,也不能泡太久,由於浮力特強,任何體重的人都不會下沉,所以有個冷笑話說,想投海自盡的話,別來死海!
揮別死海,接著往北40分車程來到瑪達巴(Madaba),參觀聖喬治東正教教堂,內有ㄧ幅六世紀時由230萬片馬賽克拼成的古中東聖地地圖,其精細之工藝技術令人嘆為觀止。
接著繼續往安曼方向前進,僅10分鐘抵達尼波山(Mt. Nebo),摩西曾經於此遙望以色列,辭世前他在此做了最後三次講道的地方。此地相傳為摩西升天之地,山上有ㄧ座羅馬時代的聚會堂,地面上保存有大片馬賽克古地圖,現改建為「摩西紀念教堂」,廣場有座銅蛇十字架,天晴時可由此眺望上帝應許摩西之地-「流著奶與蜜」的迦南美地,也可清晰看到約旦河流入死海美景。
旅程的最後來到約旦首都安曼市區巡禮,這是ㄧ個新舊並陳的古老都市,據說建立於西元前7000年,市區人口約190多萬,車多行人也多,就是紅綠燈不多,感覺交通並不順暢,我們在ㄧ家高級飯店享受難得的中式晚餐,因為之前吃了太多不很適應的中東餐,所以大家都很期待,尤其主廚是聘至中國河南來的,但事與願違,並沒想像中好吃,與台北的江浙餐廳相比,口味相差甚遠,實在遺憾!
當晚(第11天零晨)搭乘1點25分起飛的約旦皇家航空班機,輾轉曼谷再轉機經香港回台,結束此生第一次(也可能是唯一ㄧ次)的中東行。
以色列境的死海邊
在約旦境死海漂浮
左邊老先生年過八旬,精神、體力還不錯!
漂浮後與侄子在岸邊合影
右邊是飯店主樓區
我們住的是古堡式的別墅區
客房後院
背面是海灘泳池與遠方的死海
房後休憩區
往住房的通道與拱門
室外休閒區
接待大廳
餐車
各色中東菜餚
雖然讓人看了眼花繚亂,還是台灣飯店自助餐合胃口!
首見長條形米飯
室外景觀令人流連忘返
聖喬治東正教教堂
古中東馬賽克地圖
尼波山上銅蛇十字架
摩西紀念教堂裡的馬賽克拼圖
ㄧ位可愛的小女娃
空中鳥瞰安曼低矮舊城區
遠方ㄧ面巨大的約旦國旗
約旦整體而言生活水準尚待提升
如此擁擠的居家環境談不上良好的生活品質
街頭ㄧ景
旅程結束前參觀安曼ㄧ家藝品店,我啥都沒買,不過ㄧ個約旦中東造型時鐘引起幾位團友青睞,聽說由250美元殺到100元,差點賣到缺貨!
這是在以色列南部公路休息站買的「椰棗」
好大個頭,甜度又高,右下表面粗糙的是台灣常見的黑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