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導演侯孝賢執導的電影「悲情城市」曾造成一股轟動熱潮,近日他直言對九份變調的發展有一種深沉的罪惡感。
該部電影是描述1945年國民黨來台後,居住在九份的林家四兄弟所遭遇的故事為背景,電影在九份山城實地拍攝,上映兩年後,這個偏僻、窮困、沒落幾十年的小鎮 (實際該稱地區,因它隸屬瑞芳鎮管轄 ),一夕爆紅。
九份在日據時期被發現蘊藏大量金礦,初始由日本人包辦開採,數年後轉由台灣四大家族基隆顏家經營,直到1987年因礦脈枯竭結束營業,使得昔日繁榮熱鬧有「小上海」、「小香港」之稱的九份逐漸成為棄婦,甚至很多人忘了它的存在。
台灣人好奇心強,喜歡起鬨、湊熱鬧,經由電影的洗腦,不自覺融入電影情節,好像自己是劇中人物,連帶對故事中的發生地產生濃烈情意,於是九份像坐雲霄飛車似的,又再度被捧上天。
近年來去九份走一趟,發現當地發展突飛猛進,私家車、遊覽車絡繹於途,山城本就幅員狹窄,空地有限,如今湧入大量人潮,不但有本國遊客,連中國、日本、香港甚至歐美旅遊團都慕名而來 (當然也包括在台工作的外勞 ),在窄小巷弄裡摩肩擦踵,不小心還會發生「撞車」事故呢!
遊客來此除了走馬觀花,最重要還是要吃吃喝喝,當地特產美食本該最受青睞,但因很多商家是由外地人經營,於是全國雜七雜八的東西全集中販售,大溪豆乾、彰化肉圓、台南東山鴨頭、萬巒豬腳、嘉義雞肉飯、新竹米粉、岡山羊肉爐、魚池香菇甚至鶯歌陶瓷器、三義木雕.....不一而足,你根本感覺不出是置身於九份。
據當地文史工作者稱,九份原本是清純如村姑,氈毛黑瓦,竹籬小徑,如今到處增建新樓房,外貼亮麗磁磚,連老闆娘也頭戴紅色假髮、奇裝異服吸引顧客,早已失去原汁原味,加了太多調味料,獨特風味盡失。
發展觀光不應譁眾取寵走偏鋒,不應短視近利,更要忠實呈現,太過花俏反而讓人反胃,不知有關當局意識到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