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惟汾墓園
好幾次到新店獅頭山健行,都從能仁家商校門旁的入口拾級而上,對該校從陌生漸漸轉趨好奇。
根據學校官網的資訊,其前身為1977 年設立的僑仁工商,到1979奉准更名為能仁家商,學校位於山坡地,占地並不大,當年是向林務局租地建校的。
日前根據媒體報導,該校校園內竟然存有ㄧ座墳墓,由校方負責清掃與維護,這在教育界實屬罕見,懷著好奇心,特地專程前往探視。
5月17日適逢國中教育會考在該校舉行,校內難得熱鬧異常,我問校門口的警衛有關墳墓之事,他說當天因考試以致墓園沒開放,我很不死心,再問校內同學,她指示我正確的方向,終於在斜坡路邊順著階梯往上爬,根本就是ㄧ個開放式的大墓園,只是很少有人上去罷了。
墳墓主人叫丁惟汾,原為國民黨大老,1874年生於山東日照,為中華民國開國元勳,早年曾留學日本,追隨孫中山參與創立同盟會,任山東同盟會主盟人,領導山東辛亥革命,也參與制訂中華民國憲法。
能仁家商校長林佳生說,丁惟汾逝世已久,現代年輕人較不熟悉(應該說有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人較熟悉),他最有名的親屬、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丁肇中是它的侄孫,丁惟汾在國民黨創建時期極具份量,所以早年有「蔣家天下丁家黨」的說法。
日前適逢丁惟汾逝世六十週年紀念活動,國民黨副主席朱立倫及眾多親友到場致意,也讓久遠的墓園與記憶ㄧ起被重新看見。
新北市文化局於2011年將丁惟汾的墓園登錄為歷史建築,登錄理由為丁惟汾是中華民國開國元老,其碑文是由書法家于右任所撰,其陰刻字體清晰完整保存。
學校是教育機構,它不同於商業或民間團體,必須教育學生破除迷信,故而該墳墓存在於校園幾十年以來,一直與學校相安無事,但這不是唯一,淡水的私立淡江中學校園內,除了馬偕長眠於此,還建有其他外僑墓園,由此可見,人心有「鬼」才是對墳墓造成恐懼的因素。
能仁家商校門
國中教育會考在週六舉行,連警察都出動值勤。
全家超商也在考場擺攤
能仁在校女生義務服務考生與家長
將近中午十二點,很多家長在等待孩子出考場。
女生告訴我從這條斜坡往上走
走了三十幾公尺就看到右邊有階梯
爬了約ㄧ層樓高的階梯就看到墓園了
墳墓與校舍僅有ㄧ路之隔
看這張更了解
墓園林木蔥鬱,前方駁坎下方是校門內馬路
中國北方造型的墓冢,簡潔、樸素,看不出是開國元老。
墓園樹林茂密,除非經常清掃,否則看來有些蒼涼。
墓碑雋刻國民黨黨徽,鼎丞為其字,墓園建立迄今已有55年,感覺好似草草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