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各地都有首長官邸,樣式與年代不ㄧ,其中位於基隆市中正路261號的「基隆市長官邸」已有82年歷史,三年前整修後被列入市定古蹟,但參觀者卻門可羅雀,竟然連當地人都不知有此古蹟。
根據基隆市政府文化局的官網資料,市長官邸原係松浦社宅。約於昭和7年(1932)建成,為兼覽大沙灣海水浴場、旭岡丘海勝景的郊區獨棟式別莊住宅;係松浦新平藉由家居雅聚交誼以開拓業務的基地,可說見證了日治基隆地方菁英雅好自然品味的居住抉擇,以及其開展政經脈絡的經營過程。
戰後,曾為鄧伯粹、謝貫一與林番王市長官邸,銘刻了市長家庭轉化日人跪坐為漢人高坐之非正式政治生活空間的過程,可說與其公務活動構成了基隆地方政治史的一頁;之後,則經歷分居階段,為基隆土地及住宅開發史、都市發展史與地方政治史研究的關鍵線索。
建築美學上,除了以床之間、緣側等空間承傳日本陰翳美學的傳統外,田字型和式空間及洋風寢室的對比配置、車寄玄關平屋頂與中央和式母屋屋頂的差異對比、中央廊道型平面配置、洗石子與溝面釉面磚與水晶玻璃等構材之使用等,在在見證了書院造建築因應現代性挑戰的改造歷程。
同時透露了因應基隆地域性而進行轉化的狀況:如方位、緣側配置與加裝玻璃障子、腰積換氣口設置、寄棟式與切妻式結合而成主屋三坡三庇式屋頂、為盡覽海景水色而設的露台等。
由於臨港倚丘俯觀縱覽山海美景的潛力仍在,本古蹟修復活化係一讓現代化基隆重回山海懷抱以永續發展的反身之鏡,具有著前瞻未來的意義。
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期間,類似建築目前仍留存不少,各地方政府大都本於歷史角度予以整修或復建,讓後人得以了解台灣過往之進程,以教育觀點而論,這是個深入民心的活教材,畢竟教科書裡不會有面面俱到的陳述。
有機會到基隆ㄧ遊,除了大啖海鮮美食之外,別忘了也去「市長官邸」參觀,也算是增長ㄧ番見聞!